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化学、生物、医药等领域常用的分析仪器,其工作原理基于物质对紫外-可见光的吸收特性。
光学原理基础
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均匀、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,物质分子中的电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,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,导致透射光强度减弱。吸光度(A)与入射光强度(I₀)和透射光强度(I)的关系为A=-lg(I/I₀),同时遵循朗伯-比尔定律,即A=κcb,其中κ为摩尔吸收系数,c为溶液浓度,b为溶液的光径长度。
仪器结构与功能
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、单色器、吸收池、检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。光源提供紫外和可见光区的连续光谱,如氘灯用于紫外区,钨灯用于可见光区。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,常用的有棱镜和光栅。吸收池用于盛放待测溶液,一般有玻璃和石英两种材质,石英吸收池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,玻璃吸收池仅用于可见光区。检测器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,常见的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。信号处理器对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、处理和显示。
实际应用意义
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,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。例如,在药物分析中,可用于测定药物的含量和纯度;在环境监测中,可检测水体和大气中的污染物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凭借其高灵敏度、高选择性和广泛的适用性,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。